1)第九十四章:黑山革新(一)军功授田_春秋最强野心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经此血与火的一役之后,整个临虑邑的狄人被彻底清除,城邑以及周边的广阔土地都控制在了黑山联军的手中。

  消息传出,也让附近的狄人城邑对黑山军的实际兵力有了更加错误的判断。“十则围之”,黑山军只用不到十天的时间就攻陷了守备严密的临虑邑,说明黑山军的军伍人数根本不是之前情报所说的三千余人,而是很可能有近万大军。

  安阳邑的那三千狄人败军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,连着朝歌、中牟、邯郸等地也是加紧了自家城邑的防备,却没人敢再来讨教一二。只等讨伐了卫国五鹿邑的大军回来,再做计较。

  一时间,此片地域倒是出现了有些奇诡的平静氛围。

  既然仗一时是打不起来了,那战后的利益分配便成个当下急需解决的大问题。一方面是黑山联军三家间的利益分配,主要是土地和人口;另一方面则是于正军中内部的分配,主要是军功和爵位。

  黑山联军三家的利益分配好解决,于正作为名义上的盟主,出力又最多,对此事有着一定的决定权,他也不计较吃些小亏。

  公子康的家臣羊角殊提出,他们在山中的康邑既没有于正石城邑造纸的商贸收入,又没有铁器可以帮助他们开垦山林田地,生活十分艰难,因而提出希望在平原地带取得一块领地,作为家邑。

  于正立马就同意了,甚至把刚攻下来的临虑邑都整个拱手让给了这位名义上的公子。当然作为利益交换,公子康在临虑邑人口的分配上要让出部分利益给于正。

  最后三人经过协商,总算达成了一致,划分了此战的“蛋糕”。

  公子康,得到临虑邑城池和周边三十里的领地,以及一万两千人口,让出黑山上的康邑给于正大夫。

  弘毅大夫,得到山下邑外二十里的领地,以及一万五千人口。

  于正大夫,得到公子康的康邑,以及一万五千人口。

  其余战利,三家平分,如此三家皆大欢喜。

  于正不贪恋临虑邑的土地,是因为此地处于安阳、中牟、朝歌等狄人城邑的环伺之下,明显是个是非之地,不符合于正猥琐发育的要求。所以他只取其民,而谦让其地,还赢得个美名,一举两得。

  三家的利益分配好解决,真正的难题却是内部的分配问题。这几日来,于正一直在为战后如何分功之事而苦恼。

  于正的步徙军卒,自漕邑成军以来,一路经过漕邑之争、浚邑和帝丘的复土战争,以及此次的临虑邑大战,已正成为一支可战之师。

  许多人不断积功累加,如今不少步徙已经可以兑换一次一等功的功勋奖章了。按于正之前跟他们的约定,也就是说,他们可以正式被提拔为“士”,以后子孙后代也都是“士人”阶级了。

  经过西门吉的报功申请和计察的核实统计,这一次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yxs12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